“如何跳出韓城第二發電公司發展呢?關鍵在于怎樣最大程度用好陜西發電公司‘秦檢’自助檢修承運平臺的資源配置優勢。”韓城第二發電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黨增奎在對外檢修項目動員會上擲地有聲地說道。
今年以來,韓城第二發電公司以破局者姿態主動出擊,沖破傳統內部作業的“閉環圍墻”,錨定“秦檢”平臺這一轉型“跳板”,將檢修隊伍深耕多年的技術底蘊、高效默契的協同效能與專業至上的服務內核深度耦合,接連承攬7個對外創收項目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硬生生蹚出一條“以平臺破局、以服務突圍”的轉型新路徑。
凝心破局克難關?同向篤行謀新篇
作為韓城第二發電公司年度重點攻堅項目之一,秦嶺發電公司8號機組C級檢修脫硫漿液循環泵出口管道彎頭更換任務備受關注。檢修啟動前,項目負責人段金樓主動靠前,通過與對方工作人員深度技術交底、細研設備技術手冊、實地踏勘機組運行工況等方式,全面掌握設備型號參數、投運年限、歷史故障臺賬及當前缺陷隱患,精準勾勒出設備修前“健康畫像”。
基于扎實的前期摸排,段金樓帶領團隊提前編制精細化檢修項目清單,對照調研數據對各環節施工內容進行工序優化,制定“小時級”每日檢修進度表。同時,該公司針對安全管控、質量驗收、工藝標準劃定“硬杠杠”,明確技術指標、工期節點及人員分工,形成“責任到崗、標準到項、進度到點”的全流程管控體系,為檢修工作按下有序“推進鍵”。
精檢細修筑品質?創新提效煥新章
楊凌熱電公司磨煤機A級檢修工作堪稱一場精密的設備“深度手術”。由于機組多年高負荷運轉,使設備隱患呈現系統性交織的復雜癥候,部分核心部件因長期高頻磨損,結構強度銳減,加之檢修空間僅容單人蜷身作業,讓本就艱巨的任務難上加難。此次檢修不僅需要更換磨碗襯板、磨盤葉輪等關鍵部件,減速機盤根、排渣門密封件等易損件也需同步“換血”,毫米級的技術精度要求貫穿全程。
檢修工期緊、施工難度大、技術要求嚴,這是擺在“秦檢”韓城第二發電公司戰隊面前的三重考驗。面對設備內部隱蔽性故障“藏得深、查得難”的困境,傳統“望聞問切”已難奏效。團隊成員果斷采取“精準診斷+精細籌備”雙軌機制,運用內窺鏡探傷、振動頻譜分析等數字化手段,為設備隱患做“CT掃描”;對備品按“即用級、備用級、應急級”分類管理,確保物資供應“零延誤”。經過反復研討、模擬推演,團隊成員成功攻克技術瓶頸,實現各部件的精準安裝。
精研技術鍛鋒芒?深耕品牌立潮頭
在西安熱電廠1號機組A級檢修期間,韓城第二發電公司第一時間抽調骨干力量,組建起一支由汽輪機檢修專家、起重技術能手與青年學習人員組成的攻堅團隊——參與過多次汽輪機大型檢修工作的沈榮軍、崔軍海、原望之,起重領域經驗豐富的郭殷民,實踐功底扎實的檢修員郝宇國,以及學習人員王家豪,全員迅速投身到該廠汽輪機循環水泵檢修工作中。
循環水泵解體后,針對現場檢查發現的軸承磨損問題,該團隊打破“照圖施工”的傳統模式,跳出“簡單換件”的思維定式,與西安熱電廠各專業人員聯合“會診”,圍繞設備工況、磨損機理、修復方案展開科學研判。面對甲方提出的技術分歧,該團隊以歷次檢修數據為支撐,結合設備運行實際深入研討,最終敲定“精準更換上中下問題軸套+全流程工藝優化”的解決方案,通過產、學、研、用協同攻關,不僅高效完成軸套更換任務,更以專業嚴謹的技術論證與創新突破的檢修實踐,彰顯“秦檢”戰隊的“硬核”實力與攻堅精神。
多點拓維強外檢?匠心育才促進階
“秦檢”平臺為人才培養搭建起廣闊的實戰舞臺。在陜西發電公司系統多個機組檢修現場,“傳幫帶”模式持續釋放人才培育效能。以西安熱電廠RSO試驗為例,“秦檢”戰隊的老師傅們化身“現場導師”,不僅細致講解設備構造與檢修要點,提前組織模擬操作演練,還將自身積累的故障排查思路、解決技巧傾囊相授。
實操環節中,青工們在調試、校準、維護等工序中主動上手,老師傅全程密切觀察,及時糾偏,以“嚴管細帶”確保檢修步驟規范精準。通過深度參與各類對外檢修項目,眾多青工在實戰中逐步掌握機組檢修核心技能,實現從“新手小白”到“技術骨干”的蛻變,成長為“秦檢”戰隊的中堅力量。
“秦檢”韓城第二發電公司戰隊將秉持更飽滿的攻堅斗志、更嚴謹的精益作風,把每一次檢修當作淬煉專業的“考場”,以拼搏姿態攻克技術難題,以精細標準打磨檢修品質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,全力推進“韓城第二發電公司延安項目部”各項工作,以匠心雕琢的檢修答卷,書寫“專業、高效、卓越”的責任擔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