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恭喜柴駿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,大家要向他學習。” 金秋九月,剛回到三門峽發電公司班組一線的熱工主管柴駿,面對同事們的祝賀,他的笑容帶著幾分靦腆,眼神卻愈發堅定自信。
“全國電力行業競賽個人季軍”“河南省行業競賽第一名”“集團公司優秀調考選手”…… 這一連串榮譽的背后,是柴駿扎根熱工領域的執著堅守,更是對電力事業的赤誠熱愛。13年,他完成了從普通檢修工到行業技術尖兵的華麗蛻變。
設備安全是機組穩定運行的核心保障。“熱工人員的眼睛里不能有小問題”,柴駿始終以25項反措為標尺,在生產現場練就一雙“火眼金睛”。面對2號機TSI系統屏蔽線敷設不規范的難題,他蹲在狹窄空間里,舉著手電筒仔細排查兩小時,終于揪出這個藏在電纜槽深處的隱患;為了消除4號機DCS系統電源模塊壓降增大的缺陷,他憑借萬用表上微弱的數值波動順藤摸瓜,精準定位隱患根源;當發現爐壓取樣管路未做冗余配置時,他頂著鍋爐本體的高溫攀爬作業,手繪改造圖紙,新增的獨立管路如同給機組裝上了“雙保險”。
5號機組檢修期間,柴駿的辦公桌上始終攤著兩張圖紙:進度網絡圖上,每項任務都用紅筆清晰標注著時間節點;缺陷統計臺賬上,106項問題被他逐一核查劃去。作為檢修負責人,他編寫的42份作業文件包,細致到每個步驟的工具清單、安全注意事項,成為該公司推廣的范本。檢修中,柴駿發現汽輪機軸向位移安裝存在0.1毫米偏差,當即要求返工:“熱工數據差之毫厘,運行時就可能謬以千里。”最終,機組修后設備再鑒定合格率達100%,啟動后實現連續穩定運行超300天。
2024年,柴駿牽頭負責百萬機組一次調頻合格率提升攻關項目。他帶領團隊在集控室連續值守20多天,分析上萬組運行數據,終于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。當項目斬獲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時,他布滿血絲的眼睛里閃著光:“數據不會說謊,合格率最終穩定在100%,我們的每一次努力都沒有白費。”如今,該公司5臺機組一次調頻合格率全部達標,其中兩臺機組更從對標排名落后逆襲成為行業標桿——這些成績,都浸透著柴駿的心血與汗水。
13年來,柴駿累計排查解決各類安全隱患70余項,小到火檢冷卻風機指令信號的脈沖時間設置優化,大到主保護邏輯的延時參數調整,每一處隱患的消除,都為機組筑牢一道安全屏障。
“一個氣動執行器換新要花8000元,修修還能用,可不要浪費。”在柴駿的帶動下,熱工班組有了個特別的“修理廠”:廢舊的執行器零件整齊碼在架子上,經拆解、清洗、換件、調試后,又能重新“上崗”。僅一年時間,這個團隊就靠修舊利廢為公司節省70余萬元。
柴駿的辦公抽屜里,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技術心得—— 僅凝泵變頻器轉速波動的解決方法,就占了足足半本。這個看似簡單的技術改進,每年能為公司省下200多萬元電費。他的工具箱里,總放著幾個貼有“復用”標簽的零件盒,里面裝著回收的接線端子、固定螺絲。“自家設備自己修”的理念在班組落地生根。在他的帶領下,26臺氣動執行器、43臺電動執行器實現“重生”,也讓“價值創造”在公司落地生花。
讓每一度電都帶著溫度,讓每臺機組都安全運行。13載春秋堅守,柴駿在熱工崗位上,用匠心寫下屬于自己的奮斗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