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秋的夜,已有幾分涼意。許昌發電公司機組運行的轟鳴聲是永恒的背景音。
然而,控制室一個異常信號打破了平靜,讓所有人的心瞬間揪緊——脫硝系統A側供氨調門堵塞。
氨,是電廠脫硝系統的“糧食”;調門,就是控制“糧食”輸送的咽喉要道。調門堵塞嚴重時將無法維持氮氧化物指標合格,直接關系到環保排放指標,是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一環。調門一旦“鬧脾氣”,整個脫硝系統都可能面臨“斷炊”風險,后果不堪設想。
“缺陷就是命令!”環化班值班人員張留見帶著青年技術員段昌林拎著沉重的工具箱,火速趕往現場。
張留見,一位在電廠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師傅,經驗豐富,作風硬朗。“小段,先檢查隔離措施,是否掛牌上鎖,務必確保絕對安全。我去檢查閥門以及執行機構。”張師傅的聲音透過面罩,顯得有些沉悶,但指令清晰有力。多年的默契讓小段立刻行動,復查安措、擺放工器具及備品備件……一套動作行云流水,沒有絲毫拖沓。
工作準備完成,真正的挑戰才開始。拆解供氨調門的過程異常艱難。由于長期處于氨氣環境中,一些螺栓、接口已經銹蝕咬死,普通的扳手根本奈何不了。汗水很快浸濕了他們的衣服,密閉的防氨面罩更是讓每一個動作都變得格外費力。
“這個法蘭螺栓銹死了,噴松動劑也擰不動。”小段有些著急。
“別用蠻力,來回輕輕震動著擰。實在不行,辦理動火票用角磨機小心切掉,注意火花方向,絕對不能讓氨氣接觸到明火!”張師傅一邊指導,一邊親自上手。他拿著扳手,憑借手感和巧勁,一點一點地“啃”著頑固的螺栓。他專注的神情,仿佛手中不是冰冷的鐵疙瘩,而是一件需要精心雕琢的藝術品。
夜空從深藍變為墨黑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,故障的舊調門終于被完整拆下。打磨閥籠及閥桿上的結晶及雜質,開始回裝、對中、連接、緊固……每一個步驟都精益求精。
“聯系運行恢復安全措施,準備試運。”張師傅下達指令。
小段和運行人員逐一確認各項安全措施已恢復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控制室的DCS畫面上。當值班員緩緩開啟入口手動門,張師傅在就地觀察執行機構……
壓力曲線平穩上升,供氨調門開度正常!DCS上報警信號瞬間消失,脫硝系統入口氨氣壓力恢復正常。
摘下呼吸面罩,張師傅和小段相視一笑,臉上被防護面罩勒出的深痕和滿頭的汗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