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毛烏素沙漠千里瀚海的南緣,陜西省定邊縣境內,駐扎著一支特殊的“追光團隊”。9月的風已捎來幾分涼意,卻吹不散這支特殊隊伍的熱忱。他們與連綿沙丘為鄰,同呼嘯風沙作伴,在蒼茫大漠中筑起一道璀璨的“光伏長城”。這些如沙漠胡楊般堅韌的守護者,用汗水澆灌綠色能源的夢想,讓青春在戈壁綻放別樣光芒——他們就是西安熱電廠白玉光伏電站的運維尖兵。
“咱們這兒不論年齡大小、職務高低,大家都是一家人。我是干集控運行出身的,你們呢?”站長杭文率先開口,話語里滿是親和。
“我倆是從永壽高廟山過來的,我是李軍,他是劉永輝?!币蝗诵χ釉?,身旁的同伴也點頭示意。
“我們是韓城共裕的蘇文革、王欣……”又有兩人應聲,語氣里透著熟絡。
“咱們這個大家庭啊,真是老中青結合,工作上互相搭臺學習,生活中彼此幫襯照應,多好!”杭文的話像一股暖流,瞬間拉近大家的距離。
就是這樣幾句輕松的聊天,讓這些從各個崗位集聚起來的生力軍,在定邊白玉光伏電站結下不解之緣。
雖身處異鄉,他們卻毫無怨言。大家平日里從不比吃穿,專比誰更能吃苦,人人心里都憋著一股勁:比誰能更快適應初秋的溫差,比誰干得更扎實、鉆得更精深,比誰更肯研究設備在涼爽天氣里的運行規律。
特殊的環境里,升壓站、光伏區、宿舍三點一線的循環成為生活常態。9月的沙漠少了夏季的燥熱,多了幾分清凈,反倒讓大家更能沉下心學習——晨光里鉆研運維手冊,夕陽下交流設備檢修技巧,少了外界的紛擾,多了探索未知的韌勁、奮力拼搏的沖勁。
一年中,近半數時間這里都有風沙呼嘯而過,定邊白玉光伏電站便穩穩扎根在這片土地上。9月的風沙已不似盛夏那般狂躁,卻仍帶著幾分力道;偶爾竄出的黃鼠忙著囤積過冬的食物,成群掠過的白絨山羊啃食著最后幾縷綠意,為寂靜的沙漠添上幾分靈動的生機。
9月雖不是迎峰度夏的高峰,卻是能源保供的“銜接期”——既要保障秋季用電需求,也要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做準備。“現在可不能松懈!9月秋陽雖柔,卻是光伏發電的好時候,咱們得盯緊設備狀態,把發電效率提上去,為冬天攢足‘底氣’?!闭鹃L杭文在班前會上反復強調,語氣里滿是堅定。
當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,真正走近他們身邊,才得以親身體驗這群追光人在9月的別樣工作與生活。聊起近況,他們立刻打開了話匣:“王欣,你剛到這兒,9月的沙漠早晚涼,可得多穿件衣服。工作上嘛,更要守規矩、保安全,認真仔細把活兒干好——每一塊光伏板都高效運轉,咱們才能安心。生活里咱就熱熱鬧鬧的,晚上一起煮碗熱湯,跟一家人似的。”走出升壓站,眼前便是一望無際的光伏區,數萬塊藍色組件整齊排列,如同一面面挺括的旗幟,在沙海中傲然矗立。光伏板與箱變間的距離不遠,仿佛手手相牽;可對運維人員來說,要在一個月內給1443畝土地上的16臺箱變、成百上千臺逆變器和組件做兩次全面巡查,這事看似簡單,做起來卻絕非易事。
他們頂著秋陽,穿梭在光伏板之間。汗水不再像夏季那樣瞬間濕透衣衫,卻仍會浸濕衣領;風一吹,后背帶著幾分涼意,可衣領處、袖口邊,依舊能看到反復蒸發的汗水洇出的白鹽漬,那是他們在9月里的“勛章”。遇到設備故障,他們還是會第一時間抓起工具包往現場跑——秋風裹著涼意往脖子里灌,卻絲毫擋不住他們的腳步。
無論前行路途多么崎嶇,無論風沙雨雪如何逞兇,他們心里從未動搖過,既然選擇了這份事業,便要耐住這份寂寞,扛下這份責任,堅守崗位,用辛勤的付出保障電力供應,一步一步堅定地走下去……
?